宣揚母校文化、聯誼校友情感、校友會誼永存

造福南工校友、熱心會務活動、發揮團隊精神

公佈欄

台北市台南高工校友會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pei.ntihs/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技職教育現況簡介與發展分析


技職教育現況簡介與發展分析
第十六屆總幹事  程金保  (72 機工科)
過去的高職教育為臺灣的經濟建設與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質的技術人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更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能。在過去以培育基層技術人力為教育目標之政策下,高職為就業準備之終點教育。然而,近年來隨著技術人力素質需求的提昇,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紛紛成立,高職教育已不全然是就業準備,它也是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之預備教育。但面對103年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對高職可能會帶來另一個衝擊,如何讓學生在「免試入學」中願意選擇高職就讀,對高職來說確是一大挑戰,也是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我國高職教育之發展,自民國44年試辦單位行業訓練,至民國53年正式於全國高工實施。隨後因應產業發展及職場技能之快速變遷,於民國75年改採群集課程,將高職課程劃分為甲、乙兩類,甲類偏重群集階梯式課程,乙類則維持單位行業式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民國89年公布實施的高職課程則分工業、商業、家事、農業、海事水產、護理、藝術等770科,並分別訂定各類科課程標準。民國95年實施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將高職依專業屬性分成15群,並訂定群核心課程。民國99年公布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則根據95年課程暫綱加以微調,以群科能力指標為指引。
雖然高職課程架構不斷調整,但隨著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的改變,高職畢業生具備的行業技能,已逐漸無法勝任就業職場之需求。加上民國84年後教育部推動廣設大學的政策,並鼓勵五專改制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廣開升學大門。由表1可看出一般大學(含學院)48所增加到71所,科技大學則改制或新設至53所,技術學院則有24所,專科學校則僅剩台東專校及其他13所護專。由於近年來高職學生就業意願不高,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又提供大量的名額,再加上少子女化後家長的心態,多數家長希望學生選擇繼續升學。由圖1中可看出民國99年時高職學生升學比例已高達近80%,其他就業的學生則多以服務業為主,真正投入與高職所學相關領域職場工作的人數少之又少,基層技術人力缺工情形日趨嚴重。
針對前述問題,個人對未來高職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教育機會
我國高職之教育目標仍定位為「培養基層技術人力」,然而,大部份的高職已成為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之預備教育,此乃社會發展之趨勢與人力素質提昇之必然現象。但社會仍需要有基層技術人力,也非每位學生皆適合、有能力升讀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因此教育主管應重新檢討定位高職之教育目標,要同時兼顧升學及就業之需要,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機會,也應避免鼓勵學生一窩蜂升學。
()重視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精神
高等技職教育的辦學方向與進路將直接影響高職的教學,教育主管單位應導正目前高等技職教育普通化的現象,課程與教學避免一味偏向學術而輕技術的發展,應加強學生專業實務能力的養成。同時,技專院校在選才過程也應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避免純粹以學科能力做為入學的主要管道。
()強化特色發展效能
高職學校應積極瞭解產業結構、社會變遷與社區需求等趨勢強化學校教學內容與特色發展之效能加強學生語文、數理、通識能力、品格教育、務實態度等多元能力,吸引社區學生適性發展、志願選擇之意願,深化學校競爭力。
()培養務實致用的專業能力
高職學校應多瞭解產業發展趨勢之變革,深化教師專業技能與實務專題的教學知能,創新教學方法,強化技專校院、產業間之策略聯盟,深化實務訓練與專業技術的教學效能,協助學生多元發展,成為多元價值社會的行行狀元。

1 大專院校校數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資料)

1 近年來高中與高職升學率統計

作者簡介:
程金保  72 機工科 畢業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畢業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博士
   :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系主任
                 本會歷屆理事
                 第十六屆總幹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