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母校文化、聯誼校友情感、校友會誼永存

造福南工校友、熱心會務活動、發揮團隊精神

公佈欄

台北市台南高工校友會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pei.ntihs/
顯示具有 學長姐秘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長姐秘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南工學長姐秘談 [第四話] 心得分享

分享者:

嚴東霖 清雲營造董事長

蘇豪堅 仁興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 (廢水處理設備及化學處理藥劑)


統籌:92資訊 王信凱 (jcskyting@gmail.com)


想參加後續學長姐祕談的校友,可以留下姓名、畢業年級、EMail
之後就會收到通知囉!


☆★☆★☆★☆★☆★☆★☆★☆★☆★☆★

嚴東霖:
今天榮幸與年輕校友一起喝咖啡聊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發現南工的學弟妹們個個滔滔不絕,頭頭是道。
後生可畏、人才倍出
南工之光。
腳踏實地、堅持到底,必定有所成就。加油!

☆★☆★☆★☆★☆★☆★☆★☆★☆★☆★

蘇豪堅:
人生道路無限寬廣,彼此教學相長,真如同: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王信凱:
第四場的學長姐聊天,挑了間很棒的咖啡廳,溫暖的冬陽配上美味午茶
藉由兩位學長的分享,才知道戒嚴時期的大學生活(女生參加舞會可能被開除…)
一張土木技師執照轉變嚴學長人生,堅持的公司良好文化,打下各方合作的口碑
半年多的航海實習使蘇學長放棄航海本科,為了改變而踏出穩定的紙業,擁抱環保趨勢
這次開始讓與會的每位人員,都去做了分享
短短的一小時,對於坤誼、柏彣、嘉偉,彼此的認識又更多了

☆★☆★☆★☆★☆★☆★☆★☆★☆★☆★

方詩雯:

這是小妹第三次參加南工學長姐祕談,場地小巧簡單搭配窗外不時射入暖暖的太陽,格外舒適放鬆。

楊東霖學長另小妹最驚嘆的事為如何在競爭激列的營造事業中走出自己獨立一樹的風格,最講求的為"誠信"與"品質",且當天有幸能目睹嚴夫人與學長一同參加此聚會,健談親切的夫人與嚴學長不時透露出相互依賴的情感,自然又大方,著實另人稱羡!

蘇豪堅學長在此次分享會中提到在年少時航海實習的經驗,就使它意會到改變的必要性,後來也輾轉踏入了幾個行業,著實替學長的人生事業增加了許多豐富性,學長以極其謙遜的態度分享了人生難得的體驗,另小妹我受益良多!

最後主辦者信凱也增加此次分享會的新氣象,邀請當天參與的學弟妹們分享自己的經歷,才發覺學弟們個個深藏不露,可謂是"長江後浪退前浪"呢 !
☆★☆★☆★☆★☆★☆★☆★☆★☆★☆★

陳坤誼:
這是第四次的校友訪談,這次訪談的對象分別為嚴東霖以及蘇豪堅學長。東霖學長分享了他到台北念書的經驗,如何擴展人脈,到最後怎麼走入營造行業,感覺像是聽了一個很長很有趣的故事。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學長提到了一些重點:我們要勇於突破,學習改變能讓自己進步,以及人脈的培養,這些對於未來在人生的道路上都很有幫助。當然學長也提到,人要學會去互相尊重,人必自重而人後重之,這些都是學長在人生道路上難能可貴的經驗。再與學長聊天過程中,不知不覺對於其他領域的知識也有了些涉略,感覺人真的是要踏出去,才能有所突破,以及學到許多知識。
而蘇豪堅學長也分享了他人生的路程,所看見的美麗風景。學長就讀的是男工機工科,但是卻跑去念海洋大學,在求學過程中,踏上了航海的路,一路上遇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以及許多人生的體驗,這些如果沒有自己去走一次,是無法體會這種感受的!學長也提到他的人生繞了好多個彎,雖然走到他的目標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是他也不曾後悔過,反而很感激有了許多人生的歷練,來豐富了他的人生。學長也勉勵我們要努力,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活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路。
我覺得人真的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生道路上會有許多的挫折,但往往有些挫折是可以避免的,透過與學長們的認識與交流中,無形之中就是一種經驗的累積,或許有朝一日,這些經驗真的可以派上用場,等到用上的時候,真的會很感激當初有這些熱情學長無私的經驗奉獻,讓我們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對於這些願意與晚輩分享的學長,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

陳柏彣:
很榮幸今天有機會認識兩位大學長:清雲營造嚴東霖董事長、以及仁興國際有限公司蘇豪堅負責人。

嚴東霖學長建議我們以下幾點:
1. 建立自己公司的文化,不要一昧的配合業主,鞏固自己的公司品質;
2. 每天的努力都是未來的一小步,不懈怠;
3. 做人要有雅量,不要佔盡風頭,讓部屬也有好處,才會更獲得大家的敬重;
4. 鼓勵學生參加扶青團;
5. 要能體會基層的辛苦,並保有同理心。

蘇豪堅學長建議我們以下幾點:
1. 學會扎實的技術,技術是別人偷不走的東西;
2. 學習整合能力,思考如何把人生經驗串連起來;
3. 最重要的還是看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全力以赴;
4.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不要好高騖遠;
5. 培養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是工科學生普遍的弱項。

每次認識台南高工的大學長,都覺得學長們非常親切,在訪談中也受益良多。溝通能力是南部上來北部的工科學生普遍的弱項,透過互相聊天分享的方式,一方面能讓我培養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將我自己未來模糊的人生道路慢慢地勾勒出來,讓我在往後的學習生涯越走越踏實,謝謝!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南工學長姐秘談 [第三話] 心得分享

分享者:

陳朝明 九德松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春榮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度量衡組組長


統籌:92資訊 王信凱


想參加後續學長姐祕談的校友,可以留下姓名、畢業年級、EMail
之後就會收到通知囉!

☆★☆★☆★☆★☆★☆★☆★☆★☆★☆★
  • 92資訊 王信凱(現任職投資公司)
辦了第三場學長姐祕談,分享者從1位增加到2位,流程亦更加順暢
早已預計要自己出來開公司的陳理事長,讓我了解認清自我性格、確認未來道路的重要,額外學習到對於土地、房屋、股債的理財概念。很可惜時間不夠,否則想再聽聽關於公司草創時期產品開發、業務拓展、策略擬定的故事!在事業上,九德松益的兩大主力商品營收於過去20多年來有些什麼樣的影響及改變,這部份真是我沒能預料到的分享內容,可謂超值!

於北市政府工友、跑船走過鬼門關的李春榮學長,藉由公家機關的工作分享,一改我對公務人員的認知。也理解到公務員對於18%、薪資福利的看法,更藉由提問,了解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不同時期對公務人員造成的影響,詳細內容於此不贅述,還是得親耳聽到才能體會啊!

  • 92資訊 方詩雯(BIOS工程師、專案管理師)

李春榮學長及陳朝明學長將它們寶貴的人生經歷用幾個小時分享給我們,小妹我著實受用無窮。
在陳理長的分享中,有提到其創業過程的困難及如何突破原有的困境,小妹心想學長必定對於創業有莫大的決心及興趣,
才能將事業發展如此成就。學長也給了後輩晚生兩個很重要的建議,其一是英文能力在未來產業的重要性,其二為自己對於產業需有相當的興趣才能推持其工作熱忱。這兩個建言在小妹踏入職場五年中都能深深體會其重要性,也給了最近在求職的小妹很重要的指標。

另外在李春榮學長的分享中,我有深深地感受到學長對於待人處事的和善及圓滑,
尤其是學長總是願意納入其它團隊人緣較差的部下並試著給予機會學習,這一點對於在大企業體系下工作五年的我深感配服。
這也造就了學長目前在公家機關卓越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小妹從今天起也期許自己對於任何人事物能夠少一點計較,多一份體貼。

  • 99資訊 陳坤誼(現就讀於台北科大電子工程研究所)

這次是信凱學長所舉辦第三次的學長訪談活動,這次訪談的對象為陳朝明以及李春榮兩位學長。

陳朝明學長分享了他從畢業開始,到創業的心路歷程。學長本身也是北工畢業的,當時的環境並沒有這麼好,資訊傳遞媒介也沒有那麼發達,所以畢業後其實也不知道要幹嘛。但學長後來決定隻身上來台北打拼,培養自己的專業領域的興趣,後來決定出來創業。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從如何開始找客源,培養客源,產品的發展等等,都讓學長吃足苦頭。到後來與其他公司合併後,如何繼續生存下去的方法與管道。聽完了學長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其中讓我收穫最大的部分有二:(1)專業領域的興趣與熱情(2)語言的能力。如果一份工作,如果缺少了熱情,在職涯中就很容易會受到挫敗而退縮,進而產生排斥,理所當然的這份工作就一定無法持久;而語言的能力更不在話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就像聲音如果沒有了空氣,就沒有了傳遞的媒介,所以要走向國際化,一定要先培養好自己的語言能力,這些是我從朝明學長身上所學到的兩個最重要的道理。

李春榮學長則分享了關於他在人生路途上所遇到的困難,學長提到他也是一個出身貧困家庭的小孩,南工畢業後即北上打拼,過程中真的很像在演電影,劇情相當精彩。學長一開始以一個工友的身分進入公家機關,一路上四進三出,在這過程中,學長也體驗了很多份不一樣的工作,從跑船到台電等等,也曾與死神擦身而過,累積了這些經驗,學長深深的體會到,以真誠待人,不虛偽、不做作、不爾虞我詐,這些是我聽完學長說完感觸最深的地方。此外,學長更勉勵我們「能者多勞」,很多人往往總是會計較做的多或者做得少,因而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隔閡與許多彼此間的不滿,這是我從學長身上所學到的另一個人生觀。
兩位學長的分享,真的讓我收穫良多。老實說,在我們這個年齡層的年輕人,除了家人以外,不太可能認識這個年齡層的學長,感覺學長就像是爸爸,又像是朋友般地傳授人生的經驗給我們,毫無保留,彷彿是跨世紀的對談,經驗的傳承。而且學長們完全讓我們沒有隔閡的感覺,很親切,真的很開心能參加這次的活動。


  • 99汽車 陳柏彣(現就讀於台大機械工程研究所)
很榮幸有機會認識兩位大學長:九德松益股份有限公司陳朝明董事長,以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第七組李春榮組長。

陳朝明學長建議我們找有興趣的工作,做起來才有熱誠;選對產業,找對產品,能走進國際市場;避開中國用國家力量主導的產業,例如太陽能,避免資金的硬碰硬。

李春榮學長與我們分享的主軸是「與人和樂」,別人不想帶領的員工進我部門,別人不想做的工作我拿來做,與人相處和樂,當你重重摔跤時,大家就會互相幫助。李春榮學長提到他年輕跑船時,曾經從七層樓高的地方摔下,要不是當時船上的同仁不放棄的搶救,自己早就不在世上了。

語言能力也是陳朝明學長及李春榮學長不斷強調的能力,未來做生意,全世界都是市場,要不斷精進自己的語言能力,才能連結全世界。

最後,謝謝王信凱學長主辦這個難能可貴的學長學弟面談會,真的太棒了,未來有機會我一定都要持續參加,謝謝!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南工學長姐秘談 [第二話] 90資訊 陳正緯學長

分享:90資訊 陳正緯學長 宏達電軟體工程師

統籌:92資訊 王信凱攝影:99資訊 陳坤誼



想參加學長姐祕談第二話的朋友,可以留下姓名、畢業年級、EMail
之後就會收到通知囉!

☆★☆★☆★☆★☆★☆★☆★☆★☆★☆★
  • 92資訊 王信凱

正緯學長跳糟剛好趕上HTC黃金期,經驗是跳糟後加薪,離職回鍋後加薪。
在剛到HTC時,什麼都是新的,每日朝九晚二工作十七小時,身體壞了改心境換部門調作息,體重自然下降,各項體檢恢復正常
現為黃金單身漢的他,常帶著相機獨自旅行,曾在環台途中品茗各地知名茶莊,也許是我所熟識對於茶領域最有感情的同輩朋友。並說到國外旅遊帶給他的收獲,在今年去完紐西蘭後,與學長有一樣的感觸,到了國外走走看看,許多想法很容易一夕改變

  • 92資訊 方詩雯

今天與學長談話有一部份我非常的認同。就是在加班文化中如何讓工作與興趣共存,而不是被工作挷架了。學長談及攝影及茶道時眼神中散發的光芒另人驚嘆!
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聊天!

  • 92電子 方綉雯

宏達電,一間站上世界舞台的的台灣自有品牌智慧型手機企業,當然少不了一群默默耕耘的工程師們,學長就是這樣站在一線戰場上持續的打仗,每天挑燈夜戰,而之中身體還是發出抗議了,剛好也面臨了整個台灣科技行業環境的轉變,而有了去發掘其他工作之外可能性的契機,像是是太極拳的修習,品茶的美好與恬靜,更甚是出國去探索與自己國家截然不同的視野與文化,當然還有與藝術美學相關的人文素養培養攝影以及古典音樂欣賞,這都可以引我去思考說自己對於工作的期望跟生活型態的關聯,科技業RD總給人一種硬梆梆又即有邏輯的乏味感覺,,但是其實可以透過其他內在的其他事物培養還是可以跳脫出那種眾人普遍給予的框架而來讓人有一種煥然一新的生命力,我很認同學長說,永遠不要放棄改變的可能性,也不要停止追尋對任何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追尋了解任何事的原動力,希望自己也能保有這一份可貴的元素!

  • 99資訊 陳坤誼

這次與我們分享經驗的是在HTC工作的陳正緯學長,老實說第一眼看到他真的跟想像中的差很多。感覺再HTC工作應該都是那種看起來很有主管威嚴的,但學長看起來就很老實的樣子,感覺蠻好親近的。整個聊天過程中,我最近欣賞他在自己的興趣與工作上,能夠掌控得非常好。學長喜歡攝影、泡茶、太極拳等等,透過興趣的培養,來紓解工作上的壓力,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我也很喜歡攝影,透過攝影,可以看出每個人看一件事的角度,所以我跟學長在攝影方面真的是頗有共鳴。這也讓我有所啟發,我覺得興趣一定要有,不只是紓解生活上的壓力,也能讓自己認識更多不同生活圈的人,如果未來有機會,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興趣來創業,能將興趣與職業結合,大概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了吧。

  • 100電子 許東豐

感謝校友會舉辦和南工學長姐的"祕談"活動。在這次和90級資訊陳正緯學長以及其他四位學長姐約兩個小時左右的交流當中,大致可歸納成三點。
首先,學長提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在科技業工作,不管有沒有加班,都得要在辦公室坐上一整天,有時候加班還加到半夜一兩點才能回家休息,隔天照樣八九點就到要到公司,這樣的生活作息對身體的殺傷力實在很大,萬一把身體搞到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的話就糟了。因此,學長建議大家可以多喝茶,這邊的喝茶是自己買有品質的茶葉回家泡,而非外面連鎖茶飲店賣的飲料。學長也有提到要多運動,學長他本身有在打太極拳,瞭解身體穴道與健康的關係。學長也有分享因為他在工作時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時參加活動的照片,和他現在經過喝茶以及打太極的狀態看起來真的差很多。

第二個是學長有和大家分享旅遊的經驗,旅遊除了玩之外,還可以體驗國外的文化,了解和台灣不一樣的風俗民情,的確對我們很有幫助,不管是那生活的哪一方面。另外學長還把攝影和旅遊結合在一起,拍了很多很棒的照片,真的會讓我們嚮往不同國度的生活。


最後是學長提到以技術導向的工作以及以創意導向的工作之間的差別,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幾乎都是被動的接收訊息,被指定的工作就會努力的完成它,但久而久之,若要我們以現有的產品或技術,去想一個新的應用來讓這個產品更有市場價值,或許難度就還蠻高的。學長說就看你覺得你敢不敢賭,你的創新想法或許不被看好,又或許可以藉此賺很多錢,但重點是這個經驗能不能夠成為你未來的"武器"之一。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9/20 學長姐秘談第二彈 陳正緯學長 HTC軟體工程師

學長姐祕談第二彈 陳正緯學長 (90資訊)
現任HTC軟體工程師

時間:9/20 10:30 魚池時間、逾時不候
地點:伯朗咖啡館 新店區北宜路一段2號 (新店捷運站)
人數:限額10位,先報先贏
參與者義務:不限字數內容,隨寫心得,心得將被分享在校友會Blog

陳正緯學長介紹:
大學接觸太極拳,至今仍持續練習,融入生活習慣中並注重各種養生之道
開始工作後喜歡喝茶、泡茶,以走訪台灣各地茶鄉為樂趣,以成為茶藝達人為目標
5年前買了人生第一台相機之後開始愛上攝影,也開始探索各處景點而愛上旅行
2年前開始出國旅行,去過埃及、吳哥窟、日本京都賞楓賞櫻等其他地方
攝影作品 https://www.flickr.com/photos/xgs118/sets/

活動統籌:92資訊 王信凱 0918-998561
Line: sky.wang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南工學長姐秘談 [第一話] 72電子唐正吉學長

分享:72電子 唐正吉 和碩業務部
統籌:92資訊 王信凱
聯絡:99電子 吳明順
攝影:99資訊 陳坤誼


想參加學長姐祕談第二話的朋友,可以留下姓名、畢業年級、EMail
之後就會收到通知囉!



☆★☆★☆★☆★☆★☆★☆★☆★☆★☆★
92資訊 王信凱 

工作:工作久了必定會倦,會覺得沒有靈魂了,得要不斷找新的刺激給自己,工作之餘維持運動習慣(可能真是打籃球的關係,學長真的是很有精神啊)

科技業:什麼工作都辛苦,沒有非得要進科技業。科技不斷創新進步,工程師必須不停追趕技術,否則易遭淘汰,但年紀大了很難贏過小夥子,而業務、PM類型工作是有一套方法,學會了可以用得長久

小孩:兩人交往結婚後,愛情變成親情,轉為穩定平淡,小孩為家庭帶來亮點,帶來期待和新奇。(是我第二次聽到,如果沒有生小孩,可能會有點遺憾吧)

英文:做業務工作常跑國外的學長,至今仍是拿著英文雜誌唸,聽英文雜誌CD,即便如此,商務往來對答如流,但要融入外國朋友私下生活圈還是很困難,因為外國人公私事分明,週末是很難約出來見面的
PS:感謝學長的麥當勞早餐


☆★☆★☆★☆★☆★☆★☆★☆★☆★☆★
92電子 方綉雯


學長根據自己在科技業中擔任業務20年以上的經驗和我們分享的一些關於科技業務工作的缺點與優點:
優點的部分主要就是學長有幸能常出國洽談業務,學長已經走訪過20幾個國家了,真的非常不容易.
然而也因為要承擔業績壓力,所以時常要絞盡腦汁如何開發客戶建立人脈,
學長也有說到雖然已經在業界打滾了20多年,但也不一定能很成功的掌握客戶,
然而無論做什麼工作到最後,其實最好還是看自己是適合什麼,
因為他是要做20年的事情,要維持熱情是很不容易的,當然撇除科技業,
其實傳統產業跟幸福產業也都很不錯,幸福產業可能就像是旅遊業又或是文創業可以帶給別人幸福的產業,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

不過學長有問到2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
一個就是你覺得人一輩子要賺多少錢才夠呢?其實我也沒有答案,學長也沒有說答案,不過它確實是可以思考的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還有學長也說了科技發展是為了方便人的生活,但學長說以前愛在只有傳真機的年代,可能一天只需要跟客戶發一次傳真就可以了,但現在每天可能收上百封email,而隨著這些科技商品功能愈來愈多,到底是方便了人的生活...還是讓我們愈來愈忙碌呢?
這個問題其實學長也沒有答案,我也沒有答案,不過我想大家都可以思考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呢?

附帶一提,因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忙碌工作中,會總是不小心麻痺了生活的感官,相信這也是每個人將來都會遇到的問題,學長也從過來人經驗分享工作閒暇之餘一定要找個運動來讓自己流流汗或是多從事一些活動喔 .
 能夠透過校友會,參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不僅替我們節省許多摸索的時間,也能夠與學長們閒話家常。有道是:「千金難買早知道」,但透過這個活動,真的能讓我們「早知道」。也希望未來這個活動還能夠繼續下去,建立起一個屬於南工人的「知識、人脈的金礦坑」。

☆★☆★☆★☆★☆★☆★☆★☆★☆★☆★
99資訊 陳坤誼

很開心能夠參與這次信凱學長與明順同學所主辦的活動,這次邀請到了在和碩擔任業務專案經理的唐正吉學長。學長非常親切,很樂意地分享了一些他在業界三十年的經驗。

在對話中,學長給了一些建議,工科學生雖然實作比較強,但是在語言方面相對就比較吃虧,如果能培養自己能有二至三種非母語的語言更好。學長分享了他給自己排定的英語閱讀時間,即便再忙還是要抽空出來唸英文,至今已經能夠出差到二、三十個國家,語言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

學長也建議我們,在出社會以前,要先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熱情,會是支持你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在各行各業裡,一定都會遇到熱情被消耗殆盡的問題,所以克服這個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學長也提到,如果可以,一定要出國看看,拓展自己的視野,從中學習,如果等到了有了家庭,或許就沒辦法這麼輕易的出國遊學。而一整個對談下來,學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Think out of box.」,這句話讓我深刻的反省,我們工科的學生思考邏輯會比較直一點,有時候遇到盲點的時候常常會找不到問題的癥結點,而我覺得這跟眼界的見識、知識的吸收是息息相關的,或許大家也可以朝著這方向去努力與改進。

☆★☆★☆★☆★☆★☆★☆★☆★☆★☆★
101電機 張翰揚

我是台科大電機工程系的翰揚,因為本身是讀工科的學校,由於高中時期多半的人因為升學壓力,不得不與世隔絕起來讀書,當然我也不例外,那個時期可以說是升學的黑暗時代吧!!對於自己為甚麼要讀這樣的科系,沒有清楚的認知,只希望讓自己符合這個社會還有爸媽給予我們這些學子的期待,不過自從到了大學,慢慢接觸到其他領域朋友,聽到他們的學習歷程,漸漸開始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心裡不生了一句"原來還可以這樣生活!!"就這樣一步步地踏上找尋夢想的路,當一位工程師一直以來都是傳統社會給予我們最高的期待,而今天聽到了學長分享到自己在從事相關產業時,遇到的種種的考驗與學習,認為說在這樣一個職場上,面臨到的就是科技永無止盡的發展,但我們只有不斷的被取代這樣一個結局收場,所以這是我們科技人所希望的嗎??從學長的言語中彷彿在訴說這這樣一個世界的縮影,讓我們了解"多元涉略"的重要性,就這樣後來學長也開始從事另一份的工作"業務",透過這樣一個機會踏出研究室,看看我們的科技到底帶來環境甚麼樣的改變?踏出國際看看文化上的差異到底成就了甚麼?這些都是在大學四年中必須經歷、思考過的。

☆★☆★☆★☆★☆★☆★☆★☆★☆★☆★